GBIF 20 年回顧:獨立評鑑揭示其成功與挑戰

為維持GBIF的重要性及其地位,國際科學與技術資料委員會 (CODATA) 提出全面性的建議。

codata-web

這是過去十多年來對GBIF活動所進行最為全面性的一次評鑑,所提出一系列的建議,旨在協助GBIF從迄今為止所取得的成就基礎上,應對一系列的挑戰,以確保其網絡的未來發展。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其中一個工作小組於1999年建議成立一個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經過20年後,GBIF 理事會委託國際科學與技術資料委員會 (CODATA) 對GBIF進行了一次獨立評鑑。

經過一年的評鑑工作,包含訪談超過100位在GBIF全球網絡及相關生物多樣性資訊社群中的專家學者,CODATA發布了評鑑報告《GBIF 20年回顧》。

在此份報告的總結中,將GBIF稱為是「最完整、最開放、應用最廣泛、最易於使用,且最具現代化的物種出現紀錄的數位資料來源」。

該報告總結道,「因此,作為一個全球性的分散式平台,相較於其他類似的努力,GBIF 不論在所提供的資料上,或是從所進行的能力建設活動來看,皆被廣泛地認為是一個重大的成功與躍進」。

報告中亦提到,GBIF所採行的分散式組織運作基本原則中,可靠的資金結構為其迄今為止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儘管如此,該報告指出了GBIF當前所面臨的重要挑戰,並認為若按照以往相同的方式持續運作,GBIF將可能無法延續其目前所取得的成功。所面臨到的挑戰主要包含四個方面:

  • 資料及技術:包括資料的適用性、透明度和完整度,以及因應非傳統生物多樣性資料來源,如遙測、基因分析、其他自動化觀測及公民貢獻等,在資料量及重要性上的持續提升。
  • GBIF 的組織及其社群:包括全球某些區域,特別是亞洲地區參與度的落差,以及網絡中國家和主題節點的運作問題。
  • 資金範疇:提到要維持足夠的資金以同時支持GBIF全球性的核心活動和國家節點人力配置的挑戰。
  • 期望管理:要避免相關利益者可能對於資源及能力有限的GBIF所能實現的目標,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針對以上這些挑戰,這份報告共提出了27項一般性、短期性和長期性的建議,並明列在此份報告的執行摘要中。

GBIF執行委員會已同意透過一連串包含年度工作計劃、區域會議,以及即將針對下一版GBIF 2023-2027年戰略計畫所進行的討論等方式,徵詢廣大社群的意見後,針對這些建議進行回應。

GBIF理事會主席Tanya Abrahamse在致理事會的訊息中表達樂見此份評鑑報告,並感謝CODATA團隊在指引GBIF未來發展的方向上所付出各方面的努力。 「整體而言,CODATA對GBIF多年來的發展方向給予非常正面的評價,GBIF已成為生物多樣性資料的“首選”來源,並且對於我們的資助者而言是物有所值。我們所有人皆應滿意此項成就。」Abrahamse並寫到:「CODATA同時點出了未來十年,如果要滿足對生物多樣性資訊的需求,並維持扮演好全球性基礎設施的角色,我們所將面臨的嚴峻挑戰和需要把握的契機。」

GBIF執行秘書Joe Miller另補充,當前COVID-19疫情格外反映出了在此評鑑報告中所提到的挑戰和契機。「 現今GBIF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透過明確的價值定位來證明其在不同議題中的重要性。」Miller表示,「利用透過GBIF所流通的人畜共通疾病的病媒和宿主資料,我們能夠證明GBIF在支持人類健康風險研究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CODATA的回顧評鑑激勵我們在支援實證決策上,以作為資料基礎設施的角色發揮更大的貢獻。」

CODATA, the Committee on Data of the Inter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Pfeiffenberger H & Uhlir P (2020). Twenty-Year Review of GBIF. http://doi.org/10.35035/ctzm-hz97